购彩|购彩
购彩2023-01-31 16:05

购彩

东西问·人物丨《呼啸山庄》译者 ,百岁杨苡走了******

  中新社北京1月31日电 题:《呼啸山庄》译者 ,百岁杨苡走了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宋春丹

  2023年1月27日晚 ,杨苡去世,享年103岁 。

  杨苡 的书房里,挂着自己17岁时的照片。德国作家安娜·西格斯曾写过一部小说《已故少女的郊游》 ,杨苡常开玩笑地对望着这张照片 的朋友说 ,其实这也 是个“已故少女” 。

  这位“已故少女” 、本名杨静如的《呼啸山庄》译者 ,已经走了。

  在生命最后一年里,她每天仍在看报看新闻看电影 ,听喜欢的老歌 。她喜欢听一首美国乡村歌曲《你 是我的阳光》 ,每次她念出歌名,都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自信 的生命力 。

  翡翠年华

  杨苡最喜欢讲述童年和少女时代 的故事 ,一度想将这段生平写成回忆录,命名为“翡翠年华” 。

  1919年,她出生于天津一个大家族 ,父亲杨毓璋 是中国银行行长,家有两位夫人、一位姨太太。虽然女儿出生两个月他就病逝了,但留下了可观遗产 。

  杨苡从小就很黏哥哥杨宪益,最爱跟在后面去逛书店。哥哥出去都 是前呼后拥 ,看中了什么吱个声 ,佣人就上去付钱,大包小包拎着。杨苡每逢想要书 、玩具或别 的什么 ,就在后面拉拉他的衣服 。杨宪益对这个小5岁 的胞妹特别好 ,总 是有求必应,对佣人吩咐一句“要这个”,就全解决了。

  杨苡15岁时,杨宪益给她看了刚问世的《家》 。她觉得巴金写的《家》和自己家很像,祖父都在四川做过官,都有老姨太。也 是在杨宪益 的建议下,1938年,她南下昆明求学,进了西南联合大学。

  她前一年从天津中西女中毕业后保送南开大学中文系,因此进西南联大算 是“复校生”。沈从文说中文系那些线装书会把她“捆住” ,她听从建议进了外文系 。

  在巴金介绍下 ,杨苡在天津时认识了在南开中学教英文的李尧林。杨苡曾与他相约昆明见,但在巴金 的大哥自杀后担负着养家重任的他最终没有出现。

  杨苡参加了穆旦、林蒲等人组织的高原文学社,在一次活动上,“穿一件黑底小花 的旗袍,外罩红色毛衣,美极了” 的她吸引了学长、年轻诗人赵瑞蕻 的追求 。1940年 ,两人结婚 。

1941年,22岁 的杨苡和丈夫赵瑞蕻在西南联大 。受访者 、杨苡女儿赵蘅供图

  她给李尧林写了一封信,说“你让我结婚,我听你的”,此后两人很长时间没再通信 。后来他回信说:“我只希望有一天我们又能安安静静地在一起听我们共同喜爱 的唱片,我这一生也就心满意足了 。”

  1945年 ,李尧林病逝 。这让杨苡平生第一次感受到心被撕裂的感觉。多年后 ,她在《梦李林》(李尧林笔名李林)中写道:“好像曾有个人走进我 的心里 ,点亮一盏灯 ,但没多久,又把它吹熄,掉头走开了!”

  “只有这个本事来表示我们并不屈从”

  20世纪50年代初,生活曾是安定而美好 的 。南京大学迁到鼓楼一带后 ,买下了附近一些房子分给教职员。赵瑞蕻分到了一座两层小洋楼 的一层。

  1953年 ,高教部派赵瑞蕻去东德莱比锡的卡尔·马克思大学任访问教授,教中国文学。得知孩子不能带去 ,杨苡就留了下来 。

  那几年杨苡不上班,在家里译书 ,履历表中填 的职业是“自由翻译工作者” 。就在这里,她完成了经典译作《呼啸山庄》。

  她在中学时代就看过《呼啸山庄》改编 的美国原版电影《魂归离恨天》,1943年在中央大学外文系借读时在图书馆读到了原作 。此前,梁实秋曾翻译过这部作品 ,定名为《咆哮山庄》 。梁实秋英文水平超一流 ,但杨苡总觉得译名不妥。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阵疾风呼啸而过 ,雨点打在玻璃窗上,宛若凯瑟琳的哭泣。灵感突然从天而降,她兴奋地写下“呼啸山庄”四个大字 。

  1955年6月,《呼啸山庄》由巴金 的平明出版社出版,极受欢迎,但不久受到了批判 。“文革”期间,因《呼啸山庄》和儿童文学作品《成问题 的故事》《电影院的故事》被批,以及受哥哥杨宪益被捕入狱 的牵连,杨苡一次次挨批斗。《呼啸山庄》也销声匿迹了。

  1969年夏的一天 ,红卫兵提审她时要她交代和巴金 的关系 ,因她不合作 ,狠狠打了她一记耳光 。但她没有流泪 。她说 ,我们都学会了绝不轻易流泪,因为只有这个本事 ,以此来表示我们并不屈从。

  杨苡和巴金的通信始于1935年 ,彼时她手上一共存有23封巴金的信,后不得不交出。1972年 ,杨宪益出狱后 ,杨苡也被“解放”。这些信随之发还,一封未少。

  杨苡继续在南京师范学院当教员 。1980年 ,杨苡辞职。很多人劝她等定了职称再退休 ,她毫无留恋,痛快走人 ,以打过七五折 的每月90余元工资退休 。也因此,她一直没有职称 。有人称她“教授”时,她一定要指正 :“我不 是教授,我 是教员 。”

  “世界上最富有 的人”

  杨苡一直记得 ,80年代初和中叶 ,是一长段美好的令人振奋 的新时期。

  1980年,她 的代表译作《呼啸山庄》重回人们的视野,受到读者极其热烈 的追捧。

  《译林》杂志创始人李景端一手促成了《呼啸山庄》的再版。他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后他所在的江苏人民出版社开始少量翻译出版西方国家当代文学作品,急需一部外国名著译作打响第一炮。但找人现译时间太紧 ,杨苡 的西南联大同学 、安徽大学教授巫宁坤向李景端推荐了《呼啸山庄》 。李景端向社领导汇报后 ,社领导几乎没有犹豫,很快拍板。

  第一版印刷1万册 ,很快销售一空 。后来,《呼啸山庄》转由《译林》杂志发展而来的译林出版社出版 ,至今仍是该社的长销品种 。

1980年版《呼啸山庄》 。

  1987年5月 ,《雪泥集——巴金书简》由三联书店出版 ,收录了巴金致杨苡 的书信 ,包括发还给她 的23封信,以及后来的通信,长短不一,共存60封。得知她手上有这么多与巴金的通信 ,她同学羡慕地说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

  “生命始于80岁”

  晚年,杨苡喜欢在深夜看着透过窗帘流泻进来 的月光回忆故旧 。

  白天 ,她大部分时间都宅在家里 ,就喜欢在家给老友写信。她会花大量 的精力去整理这些信件和旧照片,这是她最珍视的物件。她爱写信,还好写长信,常常落笔七八页纸 。与之通信者不计其数,有老朋友过世,她会将对方 的通信寄给其子女 。

  她保持着早年教会学校 的规矩礼数,有访客来要请对方用下午茶,送客要送出门外,穿衣要分场合,听音乐会 、出去吃饭前都要洗脸描眉。

  平日聊天 ,杨苡无论讲到什么都要引到哥哥杨宪益身上 ,觉得他无所不晓。2007年,92岁 的杨宪益得了淋巴癌,却能配合医生做35次放疗。放疗后 ,他回到家 ,又能自由自在地吞云吐雾 、在沙发上堕入他“从不公开 的遐想”中了 ,还玩起了丢了很久 的打油诗。

  杨苡自豪地说,杨家人都不容易被什么疾病吓得魂不附体 ,都能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或许正因为此 ,杨家有惊人 的长寿基因 。母亲享年96岁 ,杨宪益活到94岁,姐姐杨敏如活到102岁 。

百岁杨苡。受访者 、杨苡女儿赵蘅供图

  近几年,杨苡每年都说:“我有预感 ,今年过不去了 ,更要抓紧了。”

  她一直在为离世做着各种准备 ,与沈从文、巴金的通信已经捐给了博物馆,与邵燕祥 的通信已经托人还给本人,大量 的藏书要想好怎么送掉,房子最好也能捐出去。她不想留任何遗产 。

  她常自嘲地引用自己曾翻译过的一篇短文 :“老朋友,请努力活到80岁吧 ,这 是生命中最好的时刻。人们可以包容您 的一切一切。您要是还有疑问,我就告诉您:生命始于80岁 。”

  1999年丈夫赵瑞蕻去世,那年 ,她正好80岁。她对家具 、书籍和随处可见 的娃娃总 是突然有新主意 ,经常指挥保姆重新摆放一番 。照片也在不断变换位置 ,但不论如何摆放,巴金和杨宪益 的照片总 是放在最突出的位置。

  2022年9月12日是杨苡103岁生日。这一年,《杨宪益杨苡兄妹译诗》《杨苡口述自传: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上集(杨苡口述、余斌撰写)和《天真与经验之歌》相继出版 。她还有很多工作计划 ,要出版自传下集、诗集 、散文集 ,整理手稿信件。9月26日,在公证处协助下 ,她正式办好了私房捐赠的法律手续,完成了挂心已久的一件要事 。

  她从不避讳死亡的话题 ,也从不失去盼望 。她最喜欢引用《基督山恩仇记》里 的结尾:“人类 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当中 :等候与盼望 。”(完)

内蒙古政协委员的“双重身份” :关注“幸福感”捍卫“安全感”******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1日电 (记者 乌娅娜)内蒙古政协委员傅钰有着“双重身份” ,他既是一名社会工作者 ,也是一名应急救援志愿者。

  作为包头市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理事长 ,傅钰如 是介绍 :“应该说有人群 的地方,就有社会工作服务 的内容 。”

资料图。图为蓝天救援队工作瞬间 。 傅钰 摄资料图 。图为蓝天救援队工作瞬间 。 傅钰 摄

  在傅钰看来,社会工作琐碎覆盖面广,却也意义重大 :在社区开展老年群体身心健康、社会心理支持 、老年营养改善 、慢性病护理等工作 ;为学生进行免费 的心理健康测评 ,开展中高考学生的心理减压等活动 ;重点针对一老一小一困一残 ,对有需求 的个体和家庭提供的个案辅导;为特定群体提供团体的小组互助活动等。

  如果说社会工作 是为了提升人们 的幸福感 ,那应急救援则关乎生命和安全。

  傅钰同时也是内蒙古蓝天救援协会副会长 。内蒙古蓝天救援协会目前已在内蒙古组建了14支蓝天救援志愿服务队 ,以及1支内蒙古科技大学蓝天救援大学生志愿服务队 ,共3000余名志愿者 ,从事各类型灾难和事故应急救援、疫情防控消杀 、心理救援、医疗紧急救助、社区防灾减灾教育 、安全教育等公益活动。仅2022年,内蒙古蓝天救援协会活动天数达345天 。

  担任新委员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会议的傅钰 ,把“加强内蒙古基层应急力量建设”写进了自己的提案中 ,他说 :“应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 ,推动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加快组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 ,承担灾害事故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任务 。”

资料图 。图为蓝天救援队工作瞬间。 傅钰 摄资料图。图为蓝天救援队工作瞬间。 傅钰 摄

  傅钰建言,根据内蒙古灾害特点和需要,制定各盟市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方案,以街镇为单位尽快建立标准化的街镇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同时 ,结合微型应急救援站(点)建设 ,加强社区应急处置的专业设备、物资的微型应急仓库的建设。强化应急队伍加强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的应急基础能力的培养,重点处置人群密集情况下火灾疏散逃生、地震疏散逃生、拥挤踩踏事件等 。

  在傅钰看来 ,他 的这两个身份都与基层密不可分 ,“社会工作服务基层治理,而志愿服务却能温暖基层。”(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购彩地图